省人社厅将着力抓好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建设
时间:2016-06-17 16:40
点击次数:1781次
|
省人社厅在下步工作中将围绕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对人才智力的需要,遵循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流动规律,在创新引智体制机制、推动引智法制化建设、提升国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开发能力、为国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等方面先行先试,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国外人才和智力支撑。
一、实施三大计划。一是实施引智实验区外国领军人才和高端外国专家团队引进计划。面向世界招揽高端人才,力争用5年时间,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、能够推动航空经济发展的世界级大师和领军人才,对优秀领军人才实施特聘岗位计划。围绕航空港经济发展重点,力争在10年内,组建20—30个高端外国专家团队。聘请国际知名学者、跨国公司高层人士,组建国内一流的公共智库。优秀专家可以享受航空港实验区特殊津贴,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重大奖励。二是实施引智实验区外国专家百人计划。围绕航空港实验区主导产业,在航空物流、高端制造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,用5—10年时间引进100名以上从事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的高端外国专家,重点解决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中的关键问题。将航空港实验区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,形成辐射周边的示范效应。三是实施引智实验区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。重点支持选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(研发平台人才优先)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(含高技能人才)等赴航空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,为培养造就一支复合型、层次高、技术精、通晓航空港经济发展特点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服务,为航空港实验区优秀人才成长开辟“快车道”。
二、创新政策机制。一是探索新型的引进人才方式。探索“引项目+引资金+引人才”同步开展的方式,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和资金入驻的,实行特殊支持。探索“研发中心+引进人才+成果转化”的合作模式,在引资、引智、引技、引项目相结合方面创造更多成功经验。二是开展海外留学人才来港区创业创新试验。建立海外人才科技研发中心、创业孵化基地和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园,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符合航空港经济发展方向的海外留学人才,在园区内创新创业,建立投资研发基地。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,对留学人才及创业项目根据不同层次给予相应的创业启动资金扶持,对引进的“千人计划”专家提供300—500万启动资金扶持。三是建立外籍人才居留和出入境便利机制。简化程序,提高效率,对港区引进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办理工作许可,办理3—5年有效期《外国专家证》和外国人居留许可证或多次往返签证,并为其外籍配偶、未满18周岁子女办理相关手续。力争在新郑机场实现外国人落地签证和72小时过境免签。四是探索建立郑州市人才居住证制度。对在航空港实验区工作或创业的海外人才,符合条件的,可颁发郑州市人才居住证。获得郑州市人才居住证后,在创业就业、项目扶持、子女教育、医疗服务、社会保险、购买住房、出入境办理等方面享受郑州市民同等待遇。
三、优化人才引进环境。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。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服务机构,配备专门人员,对外国专家、留学人员来航空港实验区发展创业的,在项目审批、工商登记、创业扶持、职称评审、成果申报、家属就业、子女就学、住房保障等方面,实施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建立高端人才引进首席服务制度,实行一对一服务,建立海外人才服务热线,健全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。二是建立中国国际人才市场“引智实验区”分市场。成立航空港实验区国际人才交流协会,建立中国国际人才市场航空港实验区分市场,开通网上海外人才招聘。发挥国家外专局驻外机构的优势和作用,加强与国际猎头公司及高层次专业中介机构的合作,定期面向海内外发布人才需求信息,集聚全球人才智力。三是建设国际化航空大都市,推进吸引人才的配套建设。建设适合外国人才宜居的欧美小镇,建设外国专家大厦、留学人才公寓和人才定向租赁住房,对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,分别予以购房补贴、免费居住、租房补贴等住房优惠政策。建设国际学校,双语医院、文化中心、体育场馆、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,为海外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及保障。
|
上一页: 河南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
下一页: 河南认定1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